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高教研究》:邹友峰: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人:   供稿人:校办 发布时间:2010-03-11  打印本文

    《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期以《坚持煤炭行业特色,推动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建设——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刊登了校长邹友峰教授对学校办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相关内容如下:

坚持煤炭行业特色,推动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邹友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处于塔尖的,是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985高校,他们办学实力雄厚,承载着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任,在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属于研究型大学。处于上部的,是100多所211高校,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他们具有较高的办学质量,也拥有较多的办学资源,属于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处于中下部的,则是其他2000多所省属高校、市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承载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虽然不同层次的大学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各自的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不可比性,但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面临着如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任务。与985高校、211高校相比,其他高校由于自身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不同,任务更重,竞争也更激烈。特别是在占有教学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如何选准突破口,坚持走特色强校之路,尤为重要。
    2007年1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陈至立国务委员指出,“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并指出,“高校要合理定位,突出优势学科建设,致力于办出特色。高校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各类高校都应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高水平大学要集中资源办好优势学科;农、林、地、矿、油、交通、邮电、传媒等专业院校要继续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作为曾长期隶属煤炭部管理的高校,河南理工大学在近一个时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从自己的办学历史与办学传统出发,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的同时,始终坚持服务煤炭工业的力学方向与办学特色,以特求强,成为河南省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为促进国家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完善富有煤炭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高校工作的指针和方向,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过程中教书育人观念的集中体现,同时又集中反映了时代对高校的要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把“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和“正确处理教育中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纳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七、八十年代,学校将“以教学为主,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融进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思路。九十年代,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学校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的新形势,学校适时提出了“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正规秩序、提高效益”和“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思路和工作方针,并逐步形成了新的开放办学、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工作是主体和突出办学特色的教育观念,为学校在新世纪初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思想养料。
    进入21世纪后,学校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两个根本问题,认真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历史走向,全面分析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客观把握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与发展潜力,形成了要把学校办成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工业建设需要的地矿、安全等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逐步成为省内一流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要的煤炭科学技术研发基地和安全生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学校新时期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
    二、强化煤炭行业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形成与煤炭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学科发展格局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长期以来,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回应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和适应国家能源工业科技进步和省、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学科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以煤炭行业特色优势学科为龙头,相关理科、管理、文科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格局。
    河南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1909年建校初期,焦作路矿学堂就开设有矿务学门,以发展矿业学科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矿业学院的学科发展始终坚持以矿业学科为主体,不断扩展学科发展的范围,逐步形成了以采煤、矿山机电为主体的学科发展布局。十四大以来,焦作矿业学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走向以煤炭工科为主体,以地矿类学科为特色,多学科相结合发展的学科格局,使学校在坚持为煤炭母体服务的原则下,增强了学科发展的适应性和通用性,拓宽了学科发展的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在保持并发展在地矿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煤炭工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文理学科的发展。以省级重点学科数量增加和类别突破为标志,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9个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9个省二级省重点学科中,工科学科优势明显,理科和人文社科也得到了新的突破,为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河南理工大学正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等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并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加快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进一步提炼特色方向,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同时,大力加强理学学科的建设,积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完善学科体系,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
    三、以煤炭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动煤炭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步
    创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更是学校价值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学人以创新为目标,在煤炭科技领域取得了大量创造性成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煤炭科技领域创新的过程中,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材料试验机,并设计制造出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新学派;率先引入痕迹学理论,创建了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在国内最早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了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直线电机驱动无绳电梯试验系统。其中瓦斯地质学科的创建,是我校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杨力生教授萌生了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研究瓦斯治理问题的构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彭立世教授和袁崇孚教授提出了瓦斯的生成、储存、富集和运移受地质条件制约的观点,其研究成果“瓦斯突出与地质构造关系”于1978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瓦斯地质”这一学科名称从此产生。1990年,张祖银教授等编制、出版了《1 : 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和《1 : 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专著,受到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专家的赞誉,后被中联煤层气公司、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多家国际组织引用。
    自瓦斯地质建立以来,我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就始终居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瓦斯地质理论体系和系统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在瓦斯地质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十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部科技攻关、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和大型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30多篇被SCI、EI、ISTP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出版著作10余部。
    在科技开发方面,多年来,学校坚持把推进工矿行业的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转让推广了一批科技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0kV直接下井供电成果被推广到全国4100对矿井,实现了全国煤矿供电由低压到高压的一次技术革命。自主开发的“焦工牌”矿用系列提升绞车,提高了矿井的工作效率,销售额已达1.3亿元。负责完成的“平顶山矿区构造演化和瓦斯地质规律研究”课题,直接用于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和瓦斯抽放利用,仅在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就产生了1.35亿元的经济效益。“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使百万吨死亡率由1996年的5.16下降到2002年的0.437,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以来,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国家二级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大中型企业和河南省所有煤矿,开设了以瓦斯地质课程为主的系列安全培训课程,已培训煤炭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矿长和安全技术骨干近40000人次,为从根本上改善全国和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来,学校累计投入近2亿元,先后建成“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矿山空间信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级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煤矿瓦斯及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准实验研发基地及工程中心。高水平创新科研平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展,2007年初,河南理工大学以张铁岗院士为带头人的“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创新团队”成为河南省首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显示学校瓦斯地质学科及瓦斯预测与治理领域研究在国内的独特地位。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第十届国际痕迹学会议,这是我国首次承办国际遗迹组构学术研讨会,也是亚洲国家历史上的第一次,标志学校在痕迹学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5年来,学校承担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5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6项;累积获得科研经费近3亿元,2008年度科研经费总额首次突破1.5亿元。在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带动下,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煤炭行业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人才
    教学工作是地方高校的中心任务,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河南理工大学始终把稳定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从2005年开始,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学名师等五个制度实施办法,同时制定了名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等九大工程实施方案。“一个意见”、“五项制度”和“九大工程”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基础。
    2005年上半年首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快本科教学工作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想和具体内容,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按照“以教学稳定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建设为保证、以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本工作思路,通过实施进一步向本科教学和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建立资源优化配置、教师竞争上岗、名师从教、教学津贴分配、教学工作考核等机制,构建适应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的本科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意见》的出台,使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到了构建本科教学工作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巩固和强化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成为构建本科教学工作新体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九大工程”实际上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通过实施“九大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有重点地培育出了一些标志性建设和改革成果,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本科教学工作新体系的促进和保证下,近几年来,学校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先后获得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准建设的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在河南高校名列前茅。同时,学校还建成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建设点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0个,省级优秀课程26门,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优秀课程100门。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70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92部,《安全工程学》等16部教材获国家、省级优秀教材奖。
    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注重做好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主动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为此,学校以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4门公共基础课教学为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组织与教学竞赛制度,从调动老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入手,加强组织、加大投入,收到较好效果。同时,学校还通过抓好早操、早读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带动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通过严格制度,及时对考试作弊学生进行处分等措施,促成良好学风形成。这些措施的落实,都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