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能源报》《河南日报》等: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
发布:芦晓伟 供稿:宣传部 徐春浩 发布时间:2020-03-22 打印本文

    《中国能源报》2019年11月25日第15版以《河南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题;《河南日报》2019年11月26日第13版以《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驯服“瓦斯恶魔”》为题;猛犸新闻网、大河网、新报网、大河客户端2019年11月19日以《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为题;焦作网2019年11月21日以《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河南理工大学惊艳绽放!》为题,报道学校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学校将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人民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能源报》2019年11月25日第15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

   本报讯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 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
  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自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超过 3.6 万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 237台(套),设备总价值 3.44亿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徐春浩)

    相关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19-11/25/content_1958158.htm

《河南日报》2019年11月26日第13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驯服“瓦斯恶魔”

    本报讯(通讯员 徐春浩)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237台(套),设备总值3.44亿元,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助力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

    相关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9-11/26/content_385898.htm

猛犸新闻网2019年11月19日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
 猛犸新闻记者 杨继盈 萌友 徐春浩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消息传来,河南理工大学人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多年来用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成功之花终于惊艳绽放。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人一步一个台阶,在时代大潮中书写出新的辉煌: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编制我国首幅《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和《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被鉴定为中国煤炭安全技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7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揭示中国煤矿瓦斯(煤层气)赋存10种区域构造控制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形成煤岩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 把煤炭企业危险因素中的头号天敌——“瓦斯恶魔”改造为带给人民光明和温暖的“美丽天使”,为打造“平安矿山”,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237台(套),设备总值3.44亿元,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该中心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全国排名第三;矿业工程学科排名进入B类,并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百强;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ESI前1%。学校“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5项,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资源勘察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此外,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曹运兴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用利用瓦斯(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完成示范工程井22口,水平井实现了最高日产气量3.5万立方米且长期保持稳定,直井单井最高日产量17125立方米,成为新疆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里程碑工程,刷新了全国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垂直井日产记录。
    一路走来,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12项,协同单位委托项目等1454项,科研总经费达8.27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46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1篇;出版学术专著67部。中心成果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河南省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协同体企业及矿区事故率显著下降,瓦斯抽采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当下,中心已成为河南及全国煤炭行业沟通交流的理想平台、科研创新的重要高地,为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助力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

    相关链接:
http://mengma.jinbw.com.cn/queryNewsStringById.do?newid=12054805&flag=1&userid=27434

大河网2019年11月19日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

    大河网讯(记者 王佳 通讯员 徐春浩) 11月19日,从河南理工大学传来好消息。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该校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消息传来,河南理工大学人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多年来用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成功之花终于惊艳绽放。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人一步一个台阶,在时代大潮中书写出新的辉煌: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编制我国首幅《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和《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被鉴定为中国煤炭安全技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7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揭示中国煤矿瓦斯(煤层气)赋存10种区域构造控制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形成煤岩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把煤炭企业危险因素中的头号天敌——“瓦斯恶魔”改造为带给人民光明和温暖的“美丽天使”,为打造“平安矿山”,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237台(套),设备总值3.44亿元,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该中心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全国排名第三;矿业工程学科排名进入B类,并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百强;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ESI前1%。学校“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5项,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资源勘察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此外,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曹运兴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用利用瓦斯(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完成示范工程井22口,水平井实现了最高日产气量3.5万立方米且长期保持稳定,直井单井最高日产量17125立方米,成为新疆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里程碑工程,刷新了全国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垂直井日产记录。
    一路走来,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12项,协同单位委托项目等1454项,科研总经费达8.27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46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1篇;出版学术专著67部。中心成果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河南省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协同体企业及矿区事故率显著下降,瓦斯抽采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当下,中心已成为河南及全国煤炭行业沟通交流的理想平台、科研创新的重要高地,为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助力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

    相关链接: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1466331?newsId=1466331

新报网2019年11月19日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

    大河网讯(记者 王佳 通讯员 徐春浩) 11月19日,从河南理工大学传来好消息。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该校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消息传来,河南理工大学人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多年来用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成功之花终于惊艳绽放。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人一步一个台阶,在时代大潮中书写出新的辉煌: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编制我国首幅《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和《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被鉴定为中国煤炭安全技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7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揭示中国煤矿瓦斯(煤层气)赋存10种区域构造控制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形成煤岩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把煤炭企业危险因素中的头号天敌——“瓦斯恶魔”改造为带给人民光明和温暖的“美丽天使”,为打造“平安矿山”,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237台(套),设备总值3.44亿元,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该中心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全国排名第三;矿业工程学科排名进入B类,并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百强;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ESI前1%。学校“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5项,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资源勘察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此外,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曹运兴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用利用瓦斯(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完成示范工程井22口,水平井实现了最高日产气量3.5万立方米且长期保持稳定,直井单井最高日产量17125立方米,成为新疆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里程碑工程,刷新了全国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垂直井日产记录。
    一路走来,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12项,协同单位委托项目等1454项,科研总经费达8.27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46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1篇;出版学术专著67部。中心成果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河南省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协同体企业及矿区事故率显著下降,瓦斯抽采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当下,中心已成为河南及全国煤炭行业沟通交流的理想平台、科研创新的重要高地,为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助力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

    相关链接:http://www.xinbaorongmei.com/m/view.php?aid=3016&from=singlemessage

大河客户端2019年11月19日报道内容如下:

协同创新,河南理工大学让“瓦斯恶魔”变为“美丽天使”!
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通讯员 徐春浩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消息传来,河南理工大学人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多年来用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成功之花终于惊艳绽放。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人一步一个台阶,在时代大潮中书写出新的辉煌: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编制我国首幅《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和《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被鉴定为中国煤炭安全技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7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揭示中国煤矿瓦斯(煤层气)赋存10种区域构造控制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形成煤岩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 把煤炭企业危险因素中的头号天敌——“瓦斯恶魔”改造为带给人民光明和温暖的“美丽天使”,为打造“平安矿山”,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237台(套),设备总值3.44亿元,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该中心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全国排名第三;矿业工程学科排名进入B类,并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百强;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ESI前1%。学校“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5项,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资源勘察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此外,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曹运兴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用利用瓦斯(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完成示范工程井22口,水平井实现了最高日产气量3.5万立方米且长期保持稳定,直井单井最高日产量17125立方米,成为新疆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里程碑工程,刷新了全国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垂直井日产记录。
    一路走来,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12项,协同单位委托项目等1454项,科研总经费达8.27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46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1篇;出版学术专著67部。中心成果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河南省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协同体企业及矿区事故率显著下降,瓦斯抽采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当下,中心已成为河南及全国煤炭行业沟通交流的理想平台、科研创新的重要高地,为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助力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

    相关链接: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1466331?newsId=1466331

焦作网2019年11月21日报道内容如下:

协同创新把“瓦斯恶魔”嬗变为“美丽天使”!
河南理工大学惊艳绽放!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消息传来,河南理工大学人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多年来用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成功之花终于惊艳绽放。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人一步一个台阶,在时代大潮中书写出新的辉煌: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编制我国首幅《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和《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被鉴定为中国煤炭安全技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7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揭示中国煤矿瓦斯(煤层气)赋存10种区域构造控制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形成煤岩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把煤炭企业危险因素中的头号天敌——“瓦斯恶魔”改造为带给人民光明和温暖的“美丽天使”,为打造“平安矿山”,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该校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中心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优化整合了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科研场所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237台(套),设备总值3.44亿元,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打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该中心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全国排名第三;矿业工程学科排名进入B类,并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百强;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ESI前1%。学校“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5项,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资源勘察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此外,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曹运兴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用利用瓦斯(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完成示范工程井22口,水平井实现了最高日产气量3.5万立方米且长期保持稳定,直井单井最高日产量17125立方米,成为新疆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里程碑工程,刷新了全国瓦斯(煤层气)开发历史的垂直井日产记录。
    一路走来,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12项,协同单位委托项目等1454项,科研总经费达8.27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46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1篇;出版学术专著67部。中心成果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河南省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协同体企业及矿区事故率显著下降,瓦斯抽采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当下,中心已成为河南及全国煤炭行业沟通交流的理想平台、科研创新的重要高地,为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学校将以保障煤炭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为使命,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组织协同单位共同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装备协同攻关,为助力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通讯员 徐春浩)

    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jE4MDU3Nw==&mid=2653300781&idx=7&sn=4353ce08e500bd3110532b977905bf5f&chksm=f291b7a3c5e63eb55d3cebf11742ac842c0426f9af725d547e8c2a2122e859d2ac80ec78e0a6&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74322226752&sharer_shareid=02c673b16cf5e2abf791f0d299ae3230&key=fc5d678ee6205d0d4fe0081504640b41b27ad0fdec9fcd4659c45da054da5129868b44720cb84a8730703f6771b6188a3ebb01f29ecdca36c125a372a8e293aeb76cdfd242d5c51c0c7a90b9a7e6ac42&ascene=1&uin=NDAxODAzMDIxNQ%3D%3D&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2060841&lang=zh_CN&pass_ticket=Q71Jn%2FzmqWxIY9JwDfIQMLQBpJi2IQ2Oo1GcFxZoizOtLPBY%2FDIgUVr2T42ShTqk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16
学校召开2024年度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4-16
校领导参加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校友论坛
2025-04-16
第十一届“奋进新征程”主题创意啦啦舞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14
副校长丁亚红带队赴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考察调研
2025-04-14
学校召开202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5-04-14
学校202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圆满闭幕
2025-04-13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三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