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宣传报道学校安全学院教授魏建平、资环学院教授郑德顺、数信学院副教授王艳芳先进事迹,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严慈严谨严格”的教风,用无私奉献的育人精神,照亮了莘莘学子的前行之路。相关内容如下:
1.《河南日报》第五版报道内容如下:
魏建平:让瓦斯从“猛虎”变清洁能源
9月6日,记者在河南理工大学见到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建平时,他刚从外地的学生实践基地赶回来。
不论是当普通老师还是学院院长,几十年来,魏建平始终把学生当孩子一样看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学生要有仁爱之心、对得起学生。”这是他对于获评“2024年河南省最美教师”这个荣誉最朴素真挚的理解。
说起学生,魏建平打开了话匣子。“我以前也不善言辞,刚开始给学生上课紧张得手心出汗。”魏建平笑着说,但是既然选择当老师,就必须把课讲好、站稳讲台。他在课前下功夫,每次都会花8到10个小时查资料、写教案,在课堂上真正把课讲“活”了。
作为矿山安全工程领域的老师,魏建平除了课堂上倾心倾力,他还经常带学生去煤矿实习。“那时跟学生们一起下矿井,在井下待上十几个小时是常事,大冬天穿着棉袄在齐腰深的水里蹚。”魏建平说起这段过往十分感叹,很艰苦,但也很难忘。
看到煤矿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面临着瓦斯爆炸等风险,魏建平开始思考如何能为企业解决更多难题、让煤矿工人更加安全。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特色优势,他义无反顾投入瓦斯灾害防治的科研攻关。
瓦斯猛如虎,魏建平带领团队“偏向虎山行”。“学校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团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研究出瓦斯及其伴生的灾害在什么地质条件下容易聚集,找到‘老虎’在哪里,通过技术攻关在采矿前把瓦斯抽采出来,将瓦斯从拦路的‘猛虎’转变为可以综合利用的清洁能源。”魏建平解释说。
经过十余年的攻坚,魏建平带领团队解决了煤矿瓦斯灾害的预测,瓦斯抽采钻孔的钻进、封孔、增透利用等全技术流程的系列问题。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后,解决了煤矿企业瓦斯灾害防治技术难题,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
如今,已逾“知天命”年纪的魏建平,仍然奔波在教学、科研、专业与学科建设的第一线。“继续在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出把力,多推一把年轻人,为国家战略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魏建平说。
相关链接:https://dzb.henandaily.cn/html5/2024-09/10/content_14_1691123.htm
2.《大河报》第五版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s://newpaper.dahe.cn/dhb/html/2024-09/11/content_986_1691131.htm
3大河网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2085121?newsId=2085121
4.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内容如下:
与金属丝“鏖战”20年的“拉丝教授”——记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曹军
“性能不稳定”“拉的时候还总是断,最难的时候,实验结果没有一个能够达到要求”……这样难“拉”的金属丝,正是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曹军带领先进微系统制造团队鏖战20年的“敌人”。
一间机器嗡响的实验室,一群心细如发的年轻人身穿白大褂,正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键合丝”的拉丝情况,那些细如牛毛甚至肉眼难辨的金属丝,一走神就可能会消失在视线中。而它初入实验室时,可能是手指或水管般粗细的金属杆坯。这些金属丝的应用领域宽泛,它们就像“细胞”一样,“隐身”在集成电路键合线、医疗器械有源线束及各种电子元器件之中。
这就是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曹军参与完成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成果,今年刚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务实,做科研要解决实际问题
“做科研,我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国家的需求、产业发展的难点,都应该是我们攻关的重点。”曹军说,“这也是发展产业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1999年,曹军如愿考入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机械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期间,他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深入开展铜基微细丝研究奠定了坚实根基。
2005年,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曹军听说导师和企业有高性能材料的合作项目,十分欣喜,暗自准备。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经导师同意,他迫不及待地到合作企业开展了“键合铜线”高性能材料研发项目。正是这个项目为曹军打开了科研路上最重要的一扇门。
“一开始,芯片封装用到的线都是黄金,可黄金贵呀,我研究生做这个课题,就是想用高纯铜来替代黄金。”这样创新大胆且极具现实意义的想法,让曹军充满干劲。毕业时,他围绕“键合铜线”项目累计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拿到了甘肃省的一个科技攻关项目,这对一个硕士研究生来说是巨大的鼓励,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往后的科研方向。
精细,不放过一粒“灰尘”
“做金属丝研究就像从99分向100分努力攀爬的过程,只有心和丝一样细,才能达成共振,交出完美答卷。”
该团队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将不同材质的金属杆坯不间断地拉成线直径10微米甚至更细、长度10万米甚至更长的金属丝。
“在我们的实验里,一粒2到3微米的小灰尘就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曹军说。在如此精细、精密、精准的研究里,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很多,一丁点失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021年,曹军和相关企业合作“切割丝”项目,切割丝从原料到最终成品要经历23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后续都无法进行。可就在所有人都非常仔细时,意外还是出现了。
“拉丝老是断,没有一个能达到要求。”曹军回忆道。这让团队成员都陷入了迷茫。拉丝机转速很高,为了搞清楚原因,曹军还是不顾危险戴上放大镜趴到拉丝机上观察。这个危险的行为让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军打量着拉丝机,目光停留到了一个导轮上。这个导轮看起来比其他导轮大一些,从理论上来说可能会导致摩擦力增大。曹军立即安排替换小导轮。果不其然,换成小导轮后,断丝问题迎刃而解。
坚守,坐得住“冷板凳”
“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曹军说,“刚开始投入科研的时候,遇到很多挫折,痛苦的时候也有想放弃的念头。”
在做“键合铜线”时,需要从原料开始,也就是先做一个铜杆,再由铜杆“拉”成丝。在理论上这是十分可行的方法,但当成品完成后,却出现了一个在科研上无法被容忍的问题——上午和下午做出来的丝在性能指标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实验室中的成品性能不稳定,就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将出现更大问题。更痛苦的是,检查完每一道工序都无法分析出来原因,这让曹军和团队成员十分苦恼。
于是,曹军开始不分昼夜地试错。他在睡觉的屋里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性能不稳定”5个大字,时刻提醒刺激自己。为了能在中午12点前完整地做完一次实验,他甚至带领团队凌晨两点起床,以此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进而寻找原因。
一天,曹军做完一天实验回到家中,虽然已是深夜,但他的大脑依旧无法停止思考,睡不着就翻阅文献,猛然间,“热处理可能会改善成品的稳定性”一行字像被放大了一般映入眼帘。于是他立马开始推演,在理论上推演成功后,就马不停蹄地去做。他怀着激动又担忧的心情重返实验室,结果“效果挺好,到第二天效果都挺好的”。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曹军用实际行动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开发出纯度高于99.9999%的高纯单晶铜、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及其高性能新型键合引线等高新材料,实现该类产品的进口替代;率先将键合铜线、键合合金线替代键合金线应用于微电子封装中,在半导体封装键合铜线、键合合金线及其可靠性等研究方面获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20年来,曹军先后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并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80余万元,助力国内多家企业步入微细丝加工第一梯队。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材料强度、精度,为国家实现合金材料的进口替代积极贡献力量。”曹军说,“做科研没有止境,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创新科研模式,坚持做有用的科研,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利军通讯员 苏丽敏 马磊)
相关链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9/t20240912_2111244953.html
5.河南日报客户端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德顺:将思政课讲在祖国大地上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苏丽敏
“16年坚守,近1000场科普讲座,8000多个教学课时……”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位将课程从“高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把“立德树人”刻进骨子里的“痴狂”教师——河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德顺。
初次见面,憨厚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让教师的亲和力变得具象化。走进郑德顺教授的办公室,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地质学的书籍、研究资料和岩石样本也。郑德顺的办公桌上总有一把放大镜,这是他的“好搭档”。他常常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岩石样本中的微小结构,每一块岩石都在向他诉说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记录着他们“并肩科研”的时光。
深入骨髓:“爱学生、爱地质”是他生命中的“氧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论何时一定要站稳讲台!”每当郑德顺回忆起职业启蒙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龚一鸣教授对他的教导,他都觉得非常亲切和自豪,因为他一直在用心践行着龚老师的教诲。
2008年6月,怀着教书育人的抱负,他走进河南理工大学。
“当时对教学充满激情,刚入职所有工作都要从零开始,但丝毫没有觉得有压力……”郑德顺笑着说,“我这个人很倔,坚决不用别人的课件,每一个案例、每一张图、每一页PPT都必须是我亲自挑选制作完成的。”
正是这份执拗,通宵做课件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晚上备课太追求完美,不知不觉就备到凌晨五点半。吃了个早餐,七点半直接去教室上课,一站就是一上午……”郑德顺说,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有点痴狂。
一学期下来,郑德顺的课成了学生口中的“热门话题”。就连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打听他的课,想去旁听。为此,郑德顺还特意开了一门地质学选修课《中国自然美景及其地质成因》,这门课总是在选课系统一开放就被一抢而空。
“郑老师不仅课讲得很有特色,还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经常带我们去野外考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资环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王欣说。
“带学生去野外是最操心的,也是最有收获的。”郑德顺说。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他总是加快步伐,走在队伍前面,精神饱满地为大家讲解、示范。由于常常出野外,他的脚上全是茧子,腿和膝盖也经常会疼,但他展现在学生面前那打了鸡血的样子,总会感染到每位学生,他的动力就是爱地质、爱学生,这种爱就像“氧气”,萦绕在郑德顺身边,与生命同在、用生命诠释。
“教育是一份良心活儿,大学老师不做科研的话,教学内容会非常空洞和滞后。”郑德顺说。他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将学科前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多年来他的评教始终保持优良,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打磨精品:打造地学类课程思政“标杆课程”
“课程思政,是国之大计,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郑德顺说,“我们要不断挖掘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达到渐入佳境的育人效果。”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郑德顺能称得上是河南高校中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他就开始积极探索,有意识地将科学家精神、人文素养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地质学基础》,后来该门课程获批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一流课程等。
经过多年精心打磨,郑德顺巧妙地用“五个融入”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将岩石成因、地球和生命演化等哲学思维融入思维体系;将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的地质精神、现代科学的宇宙观等融入思想价值体系;将地理、旅游、美术摄影和人文情怀等融入美学价值体系;将黄大年、汪品先等地学杰出人物事迹融入德育价值体系;将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社会热点融入实践价值体系等;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郑德顺教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运用综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课程进行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改革,在全国地学类院校中是首创的地学类课程思政标杆课程。”中国科学院大学侯泉林教授评价说。
郑德顺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不仅局限在本专业领域,他还注重举一反三,旨在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操作、效果好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在课程知识点中,达到育人成效。
近年来,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郑德顺还联合学校“名师天团”共同打造了通识课《世界观:自然·人类·社会》,获批首批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十余年深耕细作、笃行致远,取得了良好的课程建设效果,也收获了喜人的教书育人成效。他围绕主讲的《地质学基础》、《中国自然美景及其地质成因》等课程先后主持河南省教研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近10项。
播撒种子:让课程“高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中国自然美景很美,地质学知识很丰富,让更多的人了解地球,认识地球,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贡献力量。”郑德顺一直有这样的信念和目标。因此,除了讲好课程,做好科研,他还在公益科普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将地球奥秘传递到祖国各地,科普到每一位感兴趣的人心中,给祖国的花朵埋下兴趣的种子。
谈起科普工作,郑德顺用一个“爱”字来概括,从“初恋”到“热恋”,再到“情定终生”,归根到底还是热爱。
“郑老师非常重视地质知识科普,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不仅花心思、甚至自掏腰包做好每次地质科普讲座,还会经常带领大中小学生到野外现场教学,实地感受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该校地学探秘协会会长、资环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宫佳欣介绍道。有一次,他为小学生讲火山岩时,花费好长时间,细心地用巧克力、饼干和糖果等做成一个小火山模型,模拟火山喷发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
“不论天气状况是严寒或酷暑,不管日常工作有多繁忙,只要有单位联系郑院长去科普教育,他就没有迟疑过,每次都是欣喜地答应,用满腔激情去讲解。”郑德顺的同事、资环学院资勘系党支部书记孙凤余说。
“我把每次讲座都看作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那么多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积极的问答,都让我感到肩上有无限的责任。”郑德顺这样解释自己的每次欣喜,“人的一生很短,能做的事情太少。希望我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为无限的教育和地学事业做更多事情,退休后仍然会到更多的中小学去义务做地学科普。”
热爱不是冲动,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德顺还组建了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地学探秘协会。他每年都带领团队结合科普对象的年龄和特点,运用不同的科普方式,面向校内外开展科普教育近1000场次,该协会被评为“中国煤炭学会科普教育社团”“河南省十佳社团”等。
除了科普讲座以外,郑德顺还设计上线了《中国自然美景及其地质成因》课程,专门挑选精英教师组建了授课团队,精心选取了我国各种类型景观资源的经典自然美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壮观的图片阐释不同类型自然美景的特色,并从地质学角度进行简单的成因解释。课程一经上线,获得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关注,在线观看学习量达到十万余次,起到了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受众审美的作用。
郑德顺用爱、用真心、用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在了平凡、普通、细微的教书育人之中。
“在我眼里,郑老师就是地质学界一颗璀璨明珠,他的学识与品格令我心生敬仰。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深深感染着我。”郑德顺的博士生李倩倩说,“未来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以老师为榜样,坚定信念,争取在地质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学校高度重视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始终致力于培养更多热爱教书育人、钟爱教育事业的‘大先生’‘好老师’。”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未来,学校将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6.大公中原网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s://www.dgbzy.com/386019.html
7.中原网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s://event.takungpao.com/2024/0910/18414.html
8.《焦作日报》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512005.html
9.《河南工人日报》报道内容如下:
王艳芳:让数学“活”起来
“要用数学眼光观察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学以致用,才能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9月4日,记者与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王艳芳老师对话,她讲得最多的是如何与学生们交流学习高等数学的方法。
让数学“活”起来,用心让学生们感受数学思想、认识数学价值,是王艳芳从教20年的初心。为帮学生攻破高等数学知识抽象的难关,她耗费3年多时间推广适用的软件,先自学,再手把手教学生,轻松做出3D动态图形,实现知识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王艳芳从教生涯中获誉颇多: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高校理科组第一名、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标兵等。在今年7月底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现场赛上,王艳芳获得一等奖,实现了我省在此项赛事上一等奖的“零”突破。
在诸多的荣誉中,她视若珍宝的是今年荣获学校“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因为这是全校学生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学生对她的最高褒奖。“教之以‘数’,育之以德。”她说将继续在教学一线砥砺前行。
相关链接:http://www.hngrrb.cn/paper/2024-09/10/content_9910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