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聚焦全国两会|《中国应急管理报》等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学术副校长金双根两会“好声音”
发布人:苏丽敏   供稿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3-06  打印本文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学术副校长金双根围绕用低空资源为应急赋能、加快推进应急公共服务发展等积极建言献策,连日来,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煤炭报等20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1.《中国应急管理报》报道内容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金双根——

亟须以发展低空经济为契机,突破当前工业级无人机在应急领域渗透率不足的瓶颈,构建“一网四层”社会免疫系统,为灾害防范应对提供更精准、快速和协同的解决方案

应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设备的适航标准;可通过发行专项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站建设;在特色高校开设低空应急微专业,争取输送更多人才;建立低空设备反制系统等

在洪涝、地震等灾害中,因断电、断路、断网等造成的“孤岛救援”,是应急管理领域的重大难题。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金双根看来,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应急设备可为解决“孤岛救援”难题、提高救援效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低空应急体系在风险监测、隐患排查、应急救援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双根建议,亟须以发展低空经济为契机,突破当前工业级无人机在应急领域渗透率不足的瓶颈,构建“一网四层”社会免疫系统,为灾害防范应对提供更精准、快速和协同的解决方案。

“一网四层”打通堵点

如何用低空资源为应急赋能?多年来,金双根持续关注该问题。在一些灾害中,有的地方失联超过72小时,暴露出传统应急响应体系在极端条件下的脆弱性。而利用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可对灾区全域进行快速扫描,为决策部署、救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撑。“构建低空应急体系,要形成‘一网四层’社会免疫系统。”金双根表示,“一网”即低空感知网络,“四层”即感知层、响应层、协同层、再生层,从而更好应对风险监测存盲区、应急响应滞后的挑战。他解释,可在重点区域按每50平方公里部署一个无人机基站,形成低空感知网络。在此基础上,可融合卫星、无人机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感知层,实现厘米级监测;通过人工智能中枢平台,构建响应层,使灾情推演准确率达85%以上;通过空地机器人编队,构建协同层,将救援时效提升50%;通过数字孪生评估系统,构建再生层,缩短30%的灾后恢复周期。在实施路径上,金双根建议,第一阶段,2025年,启动长江流域洪涝无人机预警工程,可在30分钟内完成灾区全域“扫描”;第二阶段,到2026年,建设完成30个城市的低空感知走廊,并使其接入国家应急指挥总部;第三阶段,到2027年,突破氢能无人机技术,使无人机续航至8小时以上,并形成万亿规模的低空应急装备产业集群。金双根表示,应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设备的适航标准;可通过发行专项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站建设;在特色高校开设低空应急微专业,争取输送更多人才;建立低空设备反制系统等。

多方发力夯实基础

金双根认为,构建低空应急体系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动力系统,具备长续航和轻质化特点,使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作业能力大大增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结合水下地形数据,实现在复杂地形中的高效监测,为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启动应急响应提供支撑。在实践经验方面,金双根表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试点在长江流域部署“水陆空黑科技”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利用5G-A通感一体基站和无人机技术,实现对水域环境实时监测、应急响应。广东深圳借助低空经济试点项目,优化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空域管理流程,为低空应急体系安全高效运行作出示范。“低空应急体系不仅要建好,还要运行好。”金双根说,一些地区、企业已经做了探索。例如,河北雄安新区“动态空域网格”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多部门航路协同;广州一家公司搭建“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空域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为应急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保障;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与相关无人机企业共同打造的实训基地,开发多个灾害场景仿真系统……安全防控技术取得突破,四川成都一家企业发明基于融合侦测感知和导航诱骗的无人机防御系统及方法,进一步解决对入侵无人机接管和引导问题。

“低空应急体系的构建仍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从技术、制度、市场等方面,为低空应急体系建设和运行铺平道路。”金双根说,技术端应聚焦7级风况作业能力突破,重点研发高密度电池与智能避障算法;制度端需加快出台空域使用细则,建立应急飞行“绿色通道”;市场端通过推广“共享铁塔”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复合利用。“各方应围绕低空应急这条主线,集成各类要素,尽快建成规模大、响应快的低空应急网络,实现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的历史性跨越。”他建议。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NJ52OP4t3kwsCaO2pLGQQ


2.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I-17bxsBKnNBR0EtM8Nxw


3.《中国煤炭报》报道内容如下: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6OJ0Y6Ij0ZJDXCaUO5C2A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3-06
聚焦全国两会 | 学校干部师生热议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2025-03-06
学校召开2025年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部署会
2025-03-05
校长赵同谦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2025-03-03
校领导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2025-03-03
校领导带队检查指导就业工作
2025-02-27
校党委副书记解伟与党政管理岗(辅导员)六级以上人员座谈交流
2025-02-26
学校2025年度人事工作会议召开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