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回顾 > 2009年 > 正文
《河南教育》:辉煌60年:河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发布人:李小红   供稿人:徐春浩 发布时间:2009-11-09  打印本文


《河南教育》:河南理工大学校长 邹友峰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10月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辉煌60年:河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激情感言》一栏,配发图片发表了校长邹友峰教授对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相关内容如下:

                       辉煌60年:河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激情感言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  邹友峰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焦作成立,成为当时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工矿泰斗孙越崎以及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邓曰谟、李钟美等众多留美学者先后出任学校领导职务或教授,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历经时艰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传统精神和“明德任责”的校训、“好学力行”的校风更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作为矿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坚持服务煤炭工业的办学方向,建起瓦斯科研“人才库”,构筑能源动脉“保护伞”,为中南五省及华北、西北地区煤炭工业发展输送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煤炭工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国家煤炭工业发展需要,确立“面向行业、地矿强校”的战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从矿业高校向综合性大学飞跃的“蝶变”之路,发展成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七大学科门类和3.3万名在校生规模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综合实力进入河南省和全国煤炭高校前列,被誉为“2003年以来中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着眼于服务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为我国煤炭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破解瓦斯治理这一世界难题作出了卓越贡献;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并广泛应用于中西部地区石油等资源勘探,奠定我国痕迹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最早在国内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为深层煤炭开采、超高层建筑提升系统的重大变革做了开创性工作;完成“近地超轻型小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结束了我国航空测量仪器及数据处理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历史。
    一个世纪以来,学校的发展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河南理工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内涵,加快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有为的精神,把一个品质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对行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更大的百年学府带入新的征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