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回顾 > 2009年 > 正文
《河南日报》等报道我校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
发布人:李小红   供稿人:艾宝 发布时间:2009-11-04  打印本文


扶贫搬迁前的金陵坡村


扶贫搬迁前的金陵坡村


金陵坡新村


医疗小分队到金陵坡村开展义诊活动


掩映在大山深处的金陵坡村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11月1日上午,中央、省、市19家新闻媒体采访团对我校定点帮扶的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进行集中采访。11月2日,《河南日报》在第3版以《帮扶措施实 旧貌换新颜》为题;《焦作日报》在第1版以《多家媒体聚焦我市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人民网以《河南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集中采访系列报道之焦作篇——西红柿“红”了金陵坡》为题;新华网以《变“输血”为“造血” 金陵坡旧貌换新颜》为题;大公网以《为了金陵坡的明天》为题,分别对我校开展的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进行集中报道,详细内容如下:

   《河南日报》2009年11月2日第3版的报道如下:
                                         
                                  帮扶措施实 旧貌换新颜
    
    本报讯 (记者朱殿勇 通讯员高新忠) 山绿了、路通了、村民富了,山阳大地的新农村发生了可喜变化。站在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宽敞的水泥路上,该村村民崔广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修路、架设信号基站、通自来水、学技术,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事都多亏了河南理工大学工作队的倾情帮扶!” 
  “没想到俺这辈子也能吃上自来水。” 金陵坡村的老百姓念叨着帮扶工作队的好。河南理工大学帮扶小组进驻金陵坡村后,了解村情民意,和大伙一起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发动群众因地制宜,种植山地西红柿、薄皮核桃,发展蔬菜和果树种植户15户。工作组跑到市县扶贫部门引来扶贫资金10万元,利用春季扩大种植3000棵薄皮核桃树苗,仅此一项每亩预计可增加收入6000余元。为了完善金陵坡村的基础设施,河南理工大学和村“两委”班子一道,顺利完成新村扶贫搬迁建设工程,村民全部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石头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同时,还利用扶贫资金16万元,对村内蓄水池进行全面改造,铺设入村输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问题。

   《焦作日报》2009年11月2日第1版报道如下:
                               
                            多家媒体聚焦我市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
 
    本报讯 (记者赵晓晓) 昨日,近20个中央驻豫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20多人聚集我市,就我市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采访组一行先后深入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方庄镇铁匠庄村,孟州市西虢镇西沃村进行采访,这三个村新农村建设帮扶单位分别为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电视台,省委、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在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们对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网河南频道记者王玉兴说:“这些村庄原来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在帮扶队的帮助下,这些村庄生活基础设施不仅得到了改善,而且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增加。我们要用手中的笔、镜头记录这些变化,把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出去。”省电台记者穆迪说:“此次活动,焦作是第五站,与前几站相比,我觉得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的帮扶工作最有创意。该村因地制宜,结合深山区的地理位置,帮扶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帮助村民整体搬迁,并且种植山地西红柿和薄皮核桃树,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又解决了生产问题,我们一定要宣传好这一典型做法。”
  “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开展10年来,全省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帮扶队的成绩功不可没,这次集中采访活动就是要宣传典型,以促进今后的工作。”负责此次活动的领队、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办宣传委员裴小松说。
据悉,此次活动的开展时间为10月28日至11月14日,涉及全省16个地市30多个县市60多个村。2006年以来,我市6县市7村共受到7个省级帮扶单位的帮扶。

    人民网2009年11月2日的报道如下:
                            
                    河南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集中采访系列报道之焦作篇
                                          ——西红柿“红”了金陵坡
   
    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李东风王玉兴报道:一个只有百十口人的小山村,在河南理工大学的驻村帮扶下,从种植山地西红柿开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小的山地西红柿,使金陵坡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焦作市修武县金陵坡村位于太行山南麓深山区,平均海拔650米,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只有30多户村民,105亩耕地。
  河南理工大学帮扶工作队进驻后,认真了解村情民意,制定了新农村发展规划,明确了帮扶思路,取得显著成效。
  他们首先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始,引导群众种植山地西红柿。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农户开始种植,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村民增加20多万的收入。今年春季,工作队利用财政扶贫资金,组织村民种植80亩共3000可薄皮核桃树苗,每亩预期收入可达6000多元。此外,他们还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
  于此同时,河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还多方争取资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两委顺利完成金陵坡村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工程,村民全部搬入新居。他们还投入资金30多万元,改造了村内蓄水池、修建村边公路护坡、美化绿化村庄、建起了卫生室和文化中心,还为每户村民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偏僻的金陵坡村,在河南理工大学的帮扶下,从小小的山地西红柿开始,逐步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西红柿,“红”了金陵坡。

    新华网2009年11月2日报道如下:
                            
                         变“输血”为“造血” 金陵坡旧貌换新颜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1日电 (李志红)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一路上行,风尘仆仆的我终于看到了这个掩映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它地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南麓深山区,平均海拔650米,全村39户,在册总人口102人,可常住人口只有70余人。耕地面积105亩,人均1亩左右,属省级贫困村。 
    2006年,河南理工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金陵坡村。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队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金陵坡村发展规划,明确了帮扶工作思路是: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村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参与帮扶。 
    工作队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帮扶工作的中心任务,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山地西红柿和薄皮核桃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目前种植山地西红柿已成为金陵坡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种植户达到15户,种植面积达到32亩,每亩平均收入7千余元。为扩大群众增收渠道,在工作队帮扶下,今年春季又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种植3000棵薄皮核桃树苗。该树种适宜山区、丘陵种植,3年即可结果,每亩预期可收入6千余元。同时,工作队还从省畜牧厅争取到3万元畜牧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用于村民发展畜牧养殖。随着这几个项目的稳步推进,将使金陵坡人彻底摘掉贫困帽子。 
    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驻村帮扶工作的又一重点。2007年上半年,工作队密切协助上级扶贫部门,指导村两委顺利完成金陵坡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工程,村民全部搬入新居。2008年9月,工作队申请到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对村内一座蓄水池进行了较大规模改造,水质和水量也都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为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学校投资2.5万元建成了金陵坡村标准卫生所。工作队还申请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学校配套资金4万元,用于修建村旁公路护坡、栽植路边景观树和村庄美化,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学校还投资2.8万元购置电脑、投影仪、会议桌等设备,建成了金陵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投资1万元为每户村民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协调移动通讯部门在村内架设了移动信号基站,解决了群众看电视难、通讯难、获取致富信息难等一系列难题。 
    为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三年来,学校组织的以送医下乡、送书下乡、送文艺下乡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工作队积极协调学校各单位为村里捐书1200余册,组织民主党派成员赴金陵坡村开展了义务服务活动。每年组织河南理工大学医疗小分队到金陵坡村开展义诊活动两次,平均每次就诊村民60余人次,捐赠药品近2千元。同时,工作队还积极配合县扶贫办开展了劳动力转 移培训,三年共培训村民11人。 
    在河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如今的金陵坡人已经阔步走在致富的大道上:村民收入大幅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干部群众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大公网2009年11月2日的报道如下:
                                           
                                     为了金陵坡的明天
    
    修武县西村乡金陵坡村,地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南麓深山区,南距西村乡政府16公里,属省级贫困村。辖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米。全村39户,在册总人口102人,常住人口70余人。耕地面积105亩,人均1亩左右。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河南理工大学自2006年8月派出工作队开展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三年来,工作队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帮扶工作。期间,工作队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金陵坡村发展规划,明确了帮扶工作思路是: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村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参与帮扶。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校党委对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明确校党委副书记张国臣同志任组长,分管此项工作,校党委组织部协助开展队员选派以及队员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                       .
    校党委书记王少安、校长邹友峰每年都要多次听取工作队的汇报,张国臣副书记更是对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给予直接指导,校党委组织部也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对队员给予关心和支持。今年上半年,学校认真部署开展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帮扶一户,每位处级干部帮扶一人”的结对帮扶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张国臣、副校长王裕清、校工会主席杨建堂以及组织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国资处处长等领导干部先后多次到金陵坡村指导帮扶工作,慰问结对帮扶对象。                     .
                                推广山地西红柿和薄皮核桃种植
    通过工作队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种植山地西红柿已成为金陵坡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种植户达到15户,种植面积达到32亩,每亩平均收入7千余元。为扩大群众增收渠道,在工作队帮扶下,今年春季又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种植3000棵薄皮核桃树苗。该树种适宜山区、丘陵种植,3年即可结果,每亩预期可收入6千余元。随着这两个项目的稳步推进,将使金陵坡人彻底摘掉贫困帽子。
                                   邀请专家指导科学种田
    由于西红柿种植户缺乏科学指导和因条件所限耕地无法轮作,致使出现产量下降和病虫害频发等现象,薄皮核桃种植户同样缺乏树苗施肥和用药等管护知识。工作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通过多方协调,分别在4月和5月份,邀请到市经作站、林技站、土肥站专家到金陵坡村为村民开展西红柿种植技术培训、薄皮核桃管护知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活动,确保村民持续增收。. 
    群众通过参加培训,将专家传授的知识及时用于日常田间管理,直接感受到了科技扶贫带来的效益。2009年5月8日的《焦作日报》以《帮富一个新农村》为题对有关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河南日报》2007年11月18日以“给穷金陵坡铸‘骨’”为题作了报道,新华网、焦作市人民政府网等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       
                                     积极发展养殖业
    工作队为金陵坡村申请的三万元畜牧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于今年年初到位,为选择一项适合该村村民的养殖项目,工作队先后带领该村干部群众考察了修武县獭兔养殖基地、中站区獭兔养殖基地和修武县方庄镇铁匠庄村土鸡养殖基地、西村乡宋营土鸡养殖基地,经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论证,初步确定进行土鸡养殖。        
                               完成金陵坡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工程
    2007年上半年,工作队密切协助上级扶贫部门,指导村两委顺利完成金陵坡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工程,村民全部搬入新居。《焦作日报》先后以“金陵坡人建新家”和“搬家”为题做了深入报道。2008年9月,工作队申请到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对村内一座蓄水池进行了较大规模改造,铺设了入村输水管道,与村内入户上水管网实现了对接,基本实现了村民饮水的自来水化,水质和水量也都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多方筹措资金,修建卫生所和护坡
    为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学校投资2.5万元建成了金陵坡村标准卫生所。工作队还申请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学校配套资金4万元,用于修建村旁公路护坡、栽植路边景观树和村庄美化,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学校投资2.8万元购置电脑、投影仪、会议桌等设备,建成了金陵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投资1万元为每户村民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协调移动通讯部门在村内架设了移动信号基站,解决了群众看电视难、通讯难、获取致富信息难等一系列难题。
    为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三年来,学校大力组织开展以送医下乡、送书下乡、送文艺下乡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活动。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工作队积极协助校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国资处、图书馆等单位为村里捐书1200余册,组织我校民盟、九三学社和民革等民主党派组织成员赴金陵坡村开展了义务服务活动。 
    工作队每年组织河南理工大学医疗小分队到金陵坡村开展义诊活动两次,平均每次就诊村民60余人次,捐赠药品近2千元。 2008年7月17日,在工作队积极协调和校团委精心组织下,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三十余人,冒雨到金陵坡村开展慰问演出和电器维修服务活动。同时,工作队还积极配合县扶贫办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年共培训村民11人。                    .     
    三年来,工作队认真指导村两委加强民主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指导村两委建立健全了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协助上级党组织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二、借鉴学校党建工作经验,努力促进金陵坡村党建工作的开展,并邀请校工会主席杨建堂到村里进行直接指导。
    三、深入群众,积极调解缓和村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的乡村环境。
应该说,在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理工大学的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村民收入大幅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干部群众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果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帮扶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也存在不小的距离。但我们相信,通过前期的驻村帮扶,金陵坡人已经阔步走在致富的大道上,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艾宝)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